盧海萍
100通常是一個圓滿的象徵,進入100年,我的人生也出現了轉折,職場雜亂無章與不安定,自己的身心跟著陷入極大的混亂,每天都想逃離卻又沒有勇氣改變現狀,睡眠障礙、補償性的暴飲暴食,身體機能似乎也亂了。
從2月份開始走樓梯腳踩空造成小拇指骨折,接著5月份隱約摸到右邊胸部有一顆東西,當時仍不以為意,想說99年3月定期檢查時均無異狀,應該就像我先生說的是骨頭,經好友催促,6月17日到醫院檢查,結果出爐,我中了大獎。當天檢查完畢在醫院打電話告訴我先生檢查結果可能是乳癌,當時自己沒有太大的情緒(稍有哽咽),但不敢回家,就與好友相偕去逛街,其實是想去發洩,一口氣買了5雙鞋子及2個皮包,滿載而歸,現在想起索性自己身材走樣,要不當時可能荷包失血更大。
由於家母曾是乳癌患者最後亦是再次罹患乳癌又轉移而離開我們,家人知悉我的狀況後,積極討論我該去哪家醫院接受治療,親友建議我到台中榮總就醫,但那裏有我心中的痛,到南部或北部就醫又將面臨舟車勞頓之苦,當下我真的很茫然,幸有仁愛醫院許啟祥醫師的詳細說明(目前乳癌的治療過程及其親友的親身經歷),並介紹我認識仁愛醫院汝顏之友聯誼會賴淑珍會長,她以一個乳癌病友的經歷,提供給我許多心寧方面的支持,讓當時茫然不定的我,好像找到一個可以抓取的浮木,經與先生討論決定留在我信賴的仁愛醫院接受治療。
初次到腫瘤科看診,面對不苟言笑的執行長(當時是院長),心中有些許怯意,當執行長開始解說我的病理切片報告、未來治療方向以及我符合健保補助的相關規定,同時交代醫護人員幫忙申請我的重大傷病身分與標靶治療的補助,並詢問我有無社會保險等等,當時的我傷口仍有微微痛楚,但心中卻升起一股股的暖意,出了診間告訴陪伴我的兒子,這個醫生不是只有幫忙醫病,他還會考慮到我們可能即將面臨的經濟壓力,兒子亦有感而發:【之前在別家醫院,多半只有清潔人員對病人客客氣氣,其他醫護人員則較冷漠,但在仁愛醫院,從你住院開刀到開始門診,在醫院遇到的工作人員大多面帶笑容,有問題詢問他們也能得到解答或是指引,真的跟別家醫院不一樣】,很慶幸,我的決定是對的。
經過8次化療及30次的電療,不管是醫生或是醫護人員,均會不斷的噓寒問暖,並提供即時的建議與協助,讓我在治療過程中沒有很痛苦的感覺,唯獨有2段刻骨銘心的記憶,記得打完第一劑紫杉醇之後,晚上發現我的頭髮像雪片般的飄落在肩頭,拍都拍不完,個性靦腆的老公只會在旁安慰說:掉就讓他掉,有甚麼關係,自己只好獨自躲到浴室,抱著蓮蓬頭猛沖也猛哭,這是我生病後第一次痛哭,哭完了頭髮也掉光了,只剩下稀疏幾根,我提著那一袋落髮告訴我先生那是一頂假髮,之後我就以包頭巾或戴帽子,度過這段無髮的日子,雖然我有一頂母親留下的假髮,但我不願再為三千煩惱絲而罣礙著,現在想想,人的煩惱、恐懼、憂傷,應該都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心魔。另一次則是白血球降到300而不自知,雖然有嘴破不舒服與無力感,但自己卻沒有警覺心,當天本來還想陪伴大兒子到新竹,所幸回診,執行長看到我的驗血報告後,尚未輪到我看診,執行長即走出診間,告訴我白血球掉到300需要立刻住院,當時我看到執行長憂心的表情,我知道自己輕忽了身體發出的訊息,來到診間執行長只悠悠的說,從前癌症病人有百分之5是死於白血球過低引發的敗血性休克,現在已經有藥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住院打幾針白血球生成素就好了,當下我深深同感到其他病友曾說,執行長就像不笑的彌勒佛。
執行長不僅醫治我們身體的疾病,也會照顧到病患的心靈,記得在第一劑紫杉醇治療後,很幸運地能參加執行長撥冗親自帶病友到北越下龍灣進行心寧洗滌的團隊,這趟旅程有我人生中的好多個第一次,平日以工作為重的先生第一次願意放下工作與我同行;初次的海上之旅,躺在夾板的躺椅上,沉靜在藍天白雲風景秀麗卻又風平浪靜的海面,好像整個人飄了起來;第一次享用法式餐飲;第一次在高樓頂樓享受下午茶;罹患重症還能夠那麼逍遙自在。在旅途中經同行夥伴與先生的鼓勵,我挑戰自己登上進60度角度共411階高的英雄島,登上島頂雖然氣喘吁吁,但看到秀麗的景色,心情無比興奮,也讓我對自己的體能狀況信心大增,這是我未生病前亦無法辦到的。這一切要不是有執行長及醫護人員隨行,相信所有的病友都不敢嘗試放鬆心情、拋開病痛出國旅遊,真的要感謝執行長有這樣的勇氣與承擔讓我們這群生病的天使,有更多身心寧療癒的機會。
自從開始治療至今,我的身旁還有一群熱情的粉紅天使姊妹們,是仁愛醫院關懷組志工,也是汝顏之友聯誼會志工,不論是在病房抑或是診間,都能夠得到他們無時無刻的關懷與叮嚀,他們的付出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曾經是社工人,亦扮演過志工督導的角色,在那段過程中我曾看到一些人性不善良的面向,所以在未接觸這群姊妹們以前,"擔任志工"這個角色是絕對不會在我生命中出現,但是看到姊妹們的無私與熱情,我改觀了,很高興有機會參與他們,向他們學習。
最後我要發表得到〝粉紅天使獎〞感言;首先要感謝家母慘痛的付出,讓我在得知罹癌中沒有太多的驚慌與恐懼,接著要感謝許啟祥醫師為我連結了這麼優質的醫療資源,感謝孫志誠醫師幫我手術,感謝蘇執行長志中與他的醫療團隊給我身、心、寧的照護,再來感謝我那一群好友,幾乎每個月都為我安排一場餐敘,調劑身心,感謝志工伙伴給我的支持與鼓舞,最後要感謝日日夜夜陪伴照顧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先生,一年多來辛苦了。
這一切的一切均令我十分感恩,上蒼讓我品嘗一段不同於過往的經歷,卻又為我一路安排了許許多多的貴人相助,過程中雖有起伏,却是非常順利平安,我即將結束療程,心中只有感恩再感恩,生命歷程轉彎處我時時提醒自已,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失去了追求健康的勇氣,病友們加油〝甘巴爹〞。